冬至,一年中重要的一天。
在古人心中,这一天,
天地阳气日渐兴盛,乃大吉之日,
于是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
这一天,游子们跋山涉水往家里赶,
只为家人能一起围坐炉边
久别重逢,纵有种种烦闷,
此刻都化作对生活、对生命的洞然。
因为用心对待年节,
永远是中国地道的,
年节味的伊始。
冬至,也称冬节。在民间很多地方依然保留着庆贺冬至的习俗。
南方人们会用糯米粉搓成面团,包上各种馅料,揉成一颗颗汤圆。一碗甜甜糯糯的汤圆下肚,再喝上一口随锅煮出的甜汤,比山珍海味还更美。
“圆”意味着团圆、圆满,还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”的说法,在冬至吃汤圆象征着家庭的和谐团圆,也寄予我们对幸福的期盼。而北方则会吃饺子,因为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。
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曾有这么一段话:
“这是巨变的中国,人和食物,
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,
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,
不管聚散和悲欢,来得多么不由自主,
总有一种味道,
以其独特的方式,每天三次,
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,
认清明天的去向,
不忘昨日的来处。”
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,
唤醒我们冬困的灵魂。
或许是三五友人围炉煮茶话家常,
或许是与家人一起,好好吃一顿饭。
年关将至,时节总能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意义,
我们也开始渐渐懂得了所谓的游子。
远在他乡,冬至这一天,
愿你不是风雪夜归人,
而是可以陪着家人打边炉,
温暖的火锅,温馨的火光,
照亮你今后要走的路。